來源:中國清真網(wǎng) 時間:2009-06-11 點擊:點擊:
阿富汗國旗(Afghanistan_2004_2:3)
國家概況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首都喀布爾(KABUL),中國古稱其大月氏國。古波斯語阿富汗為“山上人”之意。阿富汗國土大部分都是山地或高原故有“山人國”之稱。又說阿富汗國名是由阿富汗一詞加上波斯語中的斯坦(即國家)組成,阿富汗來源于古代一酋長的名字,或來源于古猶太國王紹爾侄子的名字阿富汗。
阿富汗位于亞洲中西部是一個內(nèi)陸國家,面積647,500平方公里,東部與我國相鄰。全國人口為2370萬(2002年),穆斯林約占人口的99%。阿富汗民族約有30個,主要民族有普什圖族、塔吉克族等。阿富汗通行達(dá)利語(波斯語方言),普什圖語占35%,中上層通用英語。阿富汗的自然資源缺乏,經(jīng)濟(jì)基礎(chǔ)薄弱,又經(jīng)多年的戰(zhàn)亂,國民普遍貧窮。阿富汗的節(jié)日有新年、宰牲節(jié)、開齋節(jié)等。
阿富汗老人烤羊肉串
飲食特點
阿富汗人喜歡素食,也吃肉食。他們對中餐極為欣賞,認(rèn)為中餐稱得起為世界上最美的佳肴。阿富汗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1、注重 講究菜肴花樣,注重菜品質(zhì)量。
2、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微辣味道。
3、主食 一般平民以面粉為主食,上層人士多以大米和牛、羊肉為主食。
4、副食 愛吃雞、魚、牛肉、羊肉;也吃雞蛋、番茄、洋蔥、菠菜、胡蘿卜、土豆、豌豆等蔬菜。
5、調(diào)料 愛用羊油、鹽、蔥、蒜、檸檬汁、辣椒、番茄醬等。
6、制法 對烤、炸、燒、燴等烹調(diào)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7、中餐 喜愛中國的素菜、清真菜。
8、菜譜 什錦拼盤、糖醋鮮魚、素?zé)炎?、青椒雞絲、烤填鴨、烤全羊、烤肉、咖喱雞、黃油菜花等。
9、飲料 阿富汗人習(xí)慣以牛奶當(dāng)飲料;喜歡中國綠茶和紅茶;在國內(nèi)最上等的茶要屬“無籽葡萄茶”。
0、果品 愛吃香蕉、荔枝、菠蘿、蘋果、哈密瓜、西瓜、葡萄等;干果喜歡核桃仁、杏仁、松子等。
阿富汗老人做一種叫“賈拉比”的甜食
日常飲食
阿富汗人的膳食以面食為主,尤其對玉米面餅倍加喜愛。阿富汗人多由家庭主婦烹調(diào),常常用一種名叫“舒爾包”的菜招待客人。“舒爾包”是阿富汗的一道名菜,用羊肉、蔬菜、葡萄、香菜等佐料放入砂鍋熬制而成,味道純正鮮美,可用軟餅夾著食用。用膳時,在主人邀請之下,客人先講幾句客氣的問候語然后進(jìn)餐。肉食品以牛、羊肉為主,忌食豬肉,也不喜歡海味和魚類。一般水果和茶是他們每餐所不能缺少的。典型的阿富汗餐最大特點就是簡單、簡單、再簡單,主要有牛羊烤肉(Karbaba)、炒米飯(Kublie用油和肉炒米飯)、蔬菜沙拉等,這里所謂的蔬菜就是生菜拼盤,幾片黃瓜加上幾片西紅柿和一些大白菜就是阿富汗人每日的蔬菜??Σ紶枎缀跛酗堭^供應(yīng)的飯菜都是一樣的。
阿富汗街頭吃便宜手抓飯的人
阿富汗人把茶當(dāng)作人與人之間友誼的橋梁,常常聚會飲茶以溝通人際關(guān)系。阿富汗的飲食以牛、羊肉為主,少吃蔬菜,而飲茶有助于消化又能補充維生素的不足,因此,茶是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阿富汗人飲茶,紅茶與綠茶兼飲。通常夏季以喝綠茶為主,冬季以喝紅茶為多。在阿富汗街上,也有類似于中國的茶館,或者飲茶與賣茶兼營的茶店。傳統(tǒng)的茶店和家庭,一般用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薩瑪瓦勒”的茶炊煮茶。茶炊多用銅制作而成,圓形,頂寬有蓋;底窄,裝有茶水龍頭;其下還可用來燒炭;中間有煙囪,有點象中國傳統(tǒng)火鍋。茶炊有大有小,茶店用的一般可裝10千克水;家庭用的一般用容水1-2千克。按阿富汗人習(xí)慣,凡有親朋進(jìn)門,總喜歡大家一起圍著茶炊,邊煮茶、邊敘事、邊飲茶。在阿富汗鄉(xiāng)村還有喝奶茶的習(xí)慣。這種茶的風(fēng)味很有點像中國蒙古族的咸奶茶。煮奶茶時,先用茶飲煮茶,濾去茶渣,濃度視各人需要而定。另用鍋微火將牛奶熬成稠厚狀后再調(diào)入在茶湯中,用奶量一般為茶湯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最后重新煮開,加上適量鹽巴即可。這種飲茶習(xí)慣,多見于阿富汗牧區(qū)。
喀布爾茶攤
阿富汗人對喝茶、抽煙和吃飯頗有講究。他們平時習(xí)慣用茶待客,飲用時往往講究喝三杯,一杯是止渴,二杯表示友誼,第三杯是禮節(jié)性的。他們往往還請客人吸煙。當(dāng)?shù)爻鞋F(xiàn)代的香煙和煙斗外還有一種傳統(tǒng)的水煙斗,水煙斗用銅或玻璃制作而成,構(gòu)造別致,有大有小。小的只有一個嘴,供單人抽,大的有四五個嘴,可同時供四五個人從不同的方向抽,他們往往拿出這種大水煙斗來接待客人。
飲食風(fēng)俗
阿富汗人極為好客,客人無論窮富,都會受到熱情接待。主人會送上他力所能及的最好飲食,有時甚至為客人做烤全羊,飯后還要送上甜食與水果。一些地區(qū)招待客人十分誠懇,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對主人說“夠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會不理睬你,你必須繼續(xù)吃下去,吃得越多,對方越高興,那才是禮貌。如果隨便吃幾口就停嘴,對方會不高興。到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帶點助消化藥。他們有飯前飯后洗手的習(xí)慣。一般他們總是請客人先洗,然后主人再洗。他們用餐不使用筷子,除在正式社交場合吃西餐時使用刀叉之外,平時總習(xí)慣以手抓食取飯。用餐時,當(dāng)?shù)厝藗鹘y(tǒng)習(xí)慣是用右手抓食,左手被認(rèn)為不潔凈,所以他們不使用左手,即使是遞送物品也是如此。穆斯林在齋月期間孕婦是不能當(dāng)著外人的面吃東西的,來訪的客人要注意回避。
社交禁忌
阿富汗是伊斯蘭國家,所有伊斯蘭教的禁忌同樣適用,衣著比較保守,男士不能穿短褲上街,政府工作人員一般著裝整齊,特別是中上層官員一律穿西服。阿富汗對婦女的限制相當(dāng)多,一般婦女出門要穿一種叫BURKAR的衣服,從頭到腳不見人,只能通過網(wǎng)狀的小窗看東西。塔立班政權(quán)倒臺后,這種局面已有很大改變。阿富汗普什圖人具有熱情好客、樂善好施的特點,富人往往自愿救濟(jì)窮人,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阿富汗人很講究禮儀,陌生人間打招呼一般是握手,熟人之間慣以右手按在胸前鞠躬,并說一句al-Salam’Alaykum(安色倆目爾來庫目 意為真主賜你平安),然后再擁抱兩次,親朋摯友之間,一般是要親吻或碰額兩次。他們認(rèn)為戴帽子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行禮時他們也不會把帽子摘下。阿富汗人在客人面前總是面帶笑容,給人以親切友好的感覺。
阿富汗婦女
客人在某家做客不滿三天又轉(zhuǎn)到其他人家做客,主人會不高興,認(rèn)為自己受了輕視。阿富汗婦女地位低下,一般不得在公共場合露面;也不準(zhǔn)站立向客人遞物,過去多以下跪呈遞,現(xiàn)代已改成了下蹲呈遞。當(dāng)?shù)貗D女一般不與陌生男子接觸,男人見到不相識的婦女,不要主動與她談話,阿富汗婦女不可以與陌生的男人講話。在當(dāng)?shù)厝思依镒骺退投Y時不要給女主人帶任何禮物,否則將會引起男主人的極大不悅。阿富汗人忌諱有人在房間里踱來踱去的說話,認(rèn)為這是一咱不良的舉止。黑色是當(dāng)?shù)厝讼矚g的傳統(tǒng)顏色,認(rèn)為它是謙遜的色彩,象征著莊嚴(yán)和隆重。當(dāng)?shù)嘏撂棺迦嗽诮哟腿藭r,常用刀或衣服做贈禮,如果客人穿著部落首領(lǐng)的贈衣,或持別贈送的匕首,不但可以暢通無阻,還會受到特殊的保護(hù)。當(dāng)?shù)匾?guī)定,禁止郵寄煙灰缸和通心粉,“13”和“39”是當(dāng)?shù)厝讼騺硎旨芍M的兩個數(sh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