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wǎng)綜合報道】云南產(chǎn)土豆,在這里,人們將土豆叫做“洋芋”,而其中屬昭通土豆最多、也最出名。“饑饉之歲,民多賴以全活”。在云南魯?shù)榭拐鹁葹牡那熬€,土豆陪伴眾多回族救援人員度過了多個日夜。
45歲的回族同胞鐵發(fā)榮是魯?shù)榉ㄔ糊垬渲行姆ㄍネラL,3日地震發(fā)生的時候,他正陪年邁的岳母在清真寺做禮拜。搖晃間,他被岳母“趕”去救災。鐵發(fā)榮回到法院集合時,院長劉易清已經(jīng)在安排大家籌備雨衣和食品等物資,專門叮囑采購的同事不要忘了買清真食品。結果整個縣城的商店都因為地震關門了,最后只買到一箱清真的方便面。
當日,鐵發(fā)榮受命與同事一道前往龍頭山鎮(zhèn)營盤村救援受災群眾。剛到營盤村口,就有一位慟哭的老媽媽跌跌撞撞地迎了上來,請求他們去營救自己被土墻掩埋的孫兒和老伴。
救援隊來到現(xiàn)場看到,滂沱大雨已將土坯表層淋得稀爛,救援工具只有一把鋤頭。大家開始就地找折斷的椽子、木棒等作為撬桿撬走塊狀的墻土,然后用雙手刨去細碎的墻土。在刨土的過程中,鐵發(fā)榮左手的兩個手指被鋒利的瓦礫劃破,鮮血染紅了手套,但他仍然堅持救援。最終,救援隊將兩位遇難者救了出來。一位同事問他傷怎么樣了,他卻自責道:“我們應該更快一點,這樣他們就有可能活下來。”
連日的救援帶來的是大量體力的消耗。魯?shù)榉ㄔ喊ㄨF發(fā)榮在內的4名回族干警靠著頓頓燒洋芋挺了過來。
回族干警保明紹,塊頭大、力量強,平時飯量超大的他,僅僅幾個洋芋的食物絲毫沒有減弱他的力量。在共同救災的過程中,需要用大力氣扛起救災物資、抬走較重石塊或者掀開笨重物件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沖在前頭。
8月4日,魯?shù)榉ㄔ壕仍犣s往新民村救災點。由于食品嚴重缺乏,群眾不得不冒著余震回到危房里搜尋食物。
保明紹配合一位老大爺?shù)教姆课輳U墟下挖掘糧食,在挖出一口袋玉米面后,老大爺告訴他,再往里面一點,有一支豬火腿?!柏i”火腿,要在平時,身為穆斯林的保明紹是絕對不可能去拿的。但是,此時此地,他毫不猶豫,蹲下身子,用左邊肩膀使勁頂起沉重的椽子,用右手艱難地將火腿扯了出來遞給老大爺。當老大爺?shù)弥C鹘B是回族同胞時,忙不迭向他道歉。保明紹說:“我這是為了幫助別人,相信安拉是會理解的!”
有老鄉(xiāng)聽說他們幾位回族救援人員只有洋芋可以吃時,主動拿出災區(qū)珍貴的雞蛋用燒水壺煮給他們吃。但是,他們以“救援物資很快就運來了”為由委婉地拒絕了好意。
他們清楚,新民村救災點與龍頭山集鎮(zhèn)之間的公路被阻斷嚴重,直至8月7日12時都未搶通,8月5日運到集鎮(zhèn)的救災物資都只能通過人工肩挑背扛爬15公里的山路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