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wǎng)綜合報道】 寧夏海原縣“收藏家”馬進福的名號,得益于21年來收藏的近萬冊《古蘭經(jīng)》。
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內(nèi)堆滿了大小不一的《古蘭經(jīng)》,版本有手抄本、書寫體、印刷體等;紙質(zhì)有草紙、木質(zhì)紙、棉花紙、亞麻紙等;封面有牛皮、紙質(zhì)、布類裝幀等,這就是馬進福的收藏室。
“這套30本的明代《古蘭經(jīng)》是我最為得意的藏品之一,圖案是用藍寶石、瑪瑙、綠松石等天然寶石研磨成的粉末繪制而成,至今色彩鮮亮如初。”馬進福說,因保存條件有限,部分藏品已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破損。
部分《古蘭經(jīng)》的圖案至今色彩鮮亮如初
最小的《古蘭經(jīng)》不足一元硬幣大
部分藏品已出現(xiàn)不同程度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