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由分分秒秒組成的,十分短暫。因此,保護生命取決于能否抓住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這之中,利用真主為人類提供的千載難逢和無與倫比的機會,不要虛度年華使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
在這拉麥丹齋月隆重的天啟盛宴散發(fā)著樂園芳香的時刻,希望我們大家的善行和齋戒得到真主的接受。在這與仁慈的真主親密無間、交言訴談的美好時刻,我們默默地向真主做祈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誦讀齋月第28天祈禱詞:主啊!我在這吉祥的日子,祈求您使我更多完成一切佳行,求您使我獲得完成宗教義務(wù)的殊榮,求您引導(dǎo)我走上接近您的道路。主啊!您絕不會因祈求者們的祈求而應(yīng)接不暇。
拉麥丹齋月每天的祈禱詞都對我們是警醒和警告。今天這段娓娓動聽的祈禱詞也提醒和鼓勵我們要履行更多的善功和佳行,以便使自己行進在完美的道路上,并在這條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
副功拜是值得提倡和贊揚的拜功,它雖不是主命拜也不是圣行拜,但是履行這樣的拜功可以獲得巨大的回賜,它也是接近真主的途徑之一。因此,任何非主命而受到稱贊和提倡的行為都被稱為“納夫萊”,即副功拜。據(jù)伊斯蘭先賢們說,副功拜和佳行是人們?yōu)橥晟瓢莨Χ龅臏蕚?。來自眾伊瑪目的傳述,副功拜能彌補主命拜中所欠缺的。有時人雖然在禮拜當中,但他的思想不集中,他的心思跑到了九霄云外。有時在拜功中,禮拜者忽視了真主的存在,僅僅從言辭和行動上履行表面意義上的拜功。因此說,履行副功拜可以彌補禮拜者拜功中存在的一些欠缺和不足。
穆罕默德·本·穆斯拉姆引述伊瑪目巴基爾的話說,一個人的拜功在真主御前被接受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在真主御前虔誠敬意禮的拜功以及我們禮的副功拜都將用來彌補我們的主命拜所欠缺的部分。另一方面,履行副功拜和佳行是被造物喜愛獨一無二的造物主的明顯體現(xiàn)。教法規(guī)定,副功拜是在完成主命拜的前提下履行的,它是贏得真主喜悅的途徑之一。在眾多副功拜中,夜間拜的價值高于其他副功拜。許多圣訓(xùn)在鼓勵和忠告做夜間副功拜的同時就其重要意義做出強調(diào)。伊斯蘭偉大先知曾說,繼主命拜后最高貴的拜功就是夜間拜。
一天,先知達烏德在真主御前問道:主啊,你要賜給那個每天為你把一天齋的人什么?真主說,我將回報為我把齋的人。把齋者擁有兩種快樂,第一是開齋時的快樂,第二種是覲見真主時,真主以他的齋戒賞賜他時的快樂。真主賜予齋戒者的回賜是:饒恕他的罪過、將仁慈和恩惠賜予齋戒者、給予齋戒者豐厚的報酬、在復(fù)生日齋戒者不感到饑渴等等。
尊貴的拉麥丹齋月已經(jīng)接近尾聲,再有兩天這個月就算圓滿結(jié)束了。光陰似箭,轉(zhuǎn)瞬間拉麥丹齋月就匆忙地從我們的生活中消逝了,這使我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和價值。人的生命是由分分秒秒組成的,十分短暫。因此,保護生命取決于能否抓住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這之中,利用真主為人類提供的千載難逢和無與倫比的機會,不要虛度年華使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過一天就會少一天。時光是如此地短暫,只可惜我們忽視了這一眾所周知的真理。伊斯蘭先賢們說,你們應(yīng)這樣度過你們的時光,當死亡來臨時你們不要悲痛。顯而易見,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誰今天沒有辛勤地耕耘土地,沒有播種,沒有施肥和灌水,那么明天他將顆粒無收。時間就象機遇一樣,賦予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善用者,人生會豐富多彩,收獲多多;不善用者,錯過的永遠會錯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必須很好的保護它,并在這段時光中多做善事。有兩種因素導(dǎo)致生命被浪費。第一種就是,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工作毫無目標,他不知道這么做究竟是為了什么?沒有目標和理想的人,猶如漂泊在大海上不知道駛往何方的輪船一樣終將被卷入洶涌澎湃波濤的漩渦之中。第二種因素就是人白白的浪費時間而不去珍惜,這種人雖然有志向有目標,但是他們的理想只是空想?yún)s不付諸于實際行動。因此毫無目標和懶惰是使人腐敗墮落的兩個因素。伊瑪目阿里就此說,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jīng)過去,永不復(fù)返,今天已經(jīng)和你在一起,但是很快就會過去,明天尚未到來,一切未知。昨天已經(jīng)成為匆匆地過客,今天雖然美好,但是他終將離你而去,明天是充滿希望、充滿夢想和期待的時間隧道,但他又是虛無縹緲的未知。人應(yīng)當有所希望,有所期待,這樣才能使你的昨天更加有意義,才會使你的今天得以延續(xù)。然而,明天必須是立足于今天基礎(chǔ)之上的,否則,你的明天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偦钤诿魈炖锏娜?,他們承載著太多的人生負擔,他們感到今天是那么的無聊和苦悶,卻幻想著明天的努力和追求,幻想著明天的輝煌和美好。豈不知,日月如梭,明天又變成今天,而你始終徘徊在明天的幻想之中,終究被時光所拋棄。
阿亞圖拉布魯杰迪被稱為是近一百年來伊斯蘭世界著名的教法學(xué)家和思想家。他除了潛修教法和宗教原理外,還在天文學(xué)和數(shù)學(xué)方面有很高的造詣。阿亞圖拉布魯杰迪在其簡樸的生活中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在了闡釋伊斯蘭教方面。他在教法學(xué)方面做出杰出的貢獻,他在此方面遺留下的杰作是伊斯蘭歷史上永垂不朽的精神寶庫。盡管阿亞圖拉布魯杰迪很富裕,但是他一直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他的生活開支是靠出租房屋的房租來維持。他所食用的面包是用地里收獲的小麥磨面做成的。根據(jù)阿亞圖拉布魯杰迪身邊的一個人說,一天,阿亞圖拉布魯杰迪對當?shù)孛姘孔龅拿姘馁|(zhì)量非常不滿意,他說,為我們制作的這種面包的質(zhì)量非常不好。我將他的不滿和牢騷傳達給了面包房。面包房師傅說,布魯杰迪先生給我們提供的制作面包的面粉質(zhì)量不好,用這樣的面粉制作的面包自然質(zhì)量就更差,如果布魯杰迪先生給我們提供質(zhì)量好的面粉,那我們就一定給他制作出可口的面包。我來到阿亞圖拉布魯杰迪跟前,向他轉(zhuǎn)達了面包房師傅的話。當他明白事實真相后他說,這些面粉是我自家地里產(chǎn)的,我不準備更換它們,我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
一天,一位學(xué)者來到阿亞圖拉布魯杰迪跟前,當時他正在用午餐。他的午飯非常簡單,不外乎就是一杯水、一杯乳酸汁、幾根腌制的咸黃瓜,外加一點面包。這位學(xué)者問道,你年事已高,而且每天工作這么繁忙和辛苦,為何不吃更有營養(yǎng)的食物呢?他說,80年來我一直是這樣生活的,現(xiàn)在你希望我發(fā)生改變嗎?
1959年,在阿亞圖拉布魯杰迪歸真前的一天,一名外國記者來到庫姆,他在阿亞圖拉布魯杰迪的醫(yī)生的引薦下來到了布魯杰迪的家,但是由于阿亞圖拉布魯杰迪拒絕會見他,因此他們的會見沒有取得成功。但是這名記者環(huán)視了一下他簡陋的房屋后說,伊斯蘭教不需要宣傳,其領(lǐng)導(dǎo)人簡樸的生活對伊斯蘭教來說是最好的宣傳。
親愛的聽眾朋友,本臺今天這一時間的光輝盛宴專題節(jié)目就為大家播送到這里,感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節(jié)目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