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舉行亞運會﹐中東穆斯林國家都難以獲得金牌豐收﹐而且遠遠落后與亞洲體育大國﹐如中國﹑韓國和日本﹐少有機會進入前十強。 但是﹐自從2006年多哈15屆亞運會上中東國家體育事業(yè)開始振興﹐對本屆亞運會充滿信心﹐希望改變過去落后局面﹐從卡塔爾到巴勒斯坦﹐運動員們都在摩拳擦掌﹐今年到廣州一試身手。 中東多國準(zhǔn)備在男子足球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因為歷來對足球的重視﹐如巴林﹑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和卡塔爾。
在2006年的一場大賽中﹐卡塔爾對伊拉克﹐爭奪金牌﹔伊朗對南韓﹐爭奪銅牌。 卡塔爾奧林匹克足球隊總經(jīng)理阿里‧瑪奈說﹐他們的隊將參加廣州大賽﹐“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保持我們的連貫金牌地位﹐但很不容易。 據(jù)我所知﹐亞洲有許多強大的足球隊﹐都在過去一年中做足了準(zhǔn)備﹐參加今年的較量。” 他說﹐他的隊未必在這次亞運會中有杰出的成績﹐因為有許多老隊員另有安排﹐為本月月底參加也門大賽加緊訓(xùn)練。 他說﹕“在亞運會上奪冠很光榮﹐但更為重要的冠軍是2012年的夏季奧運會。”
伊拉克宣布今年足球不參加廣州亞運會﹐因為國內(nèi)局勢混亂﹐隊員們思想不集中。 伊拉克將派出其他強項運動員參加亞運會﹐如跆拳道和摔跤。
卡塔爾在2006年的多哈亞運會上出手不凡﹐獲得32個獎項﹔今年將向廣州派遣318名運動員﹐以田徑項目為主。 卡塔爾這些年來對發(fā)展體育有重大投資﹐建立了多處現(xiàn)代化的訓(xùn)練中心﹐成為本地區(qū)田徑強手。 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家﹐曾經(jīng)舉行室內(nèi)田徑國際比賽﹐在“鉆石聯(lián)盟”的百米短跑賽中成績優(yōu)異﹐成為這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象征。 今年到廣州的卡塔爾隊中有幾名健將﹐都有希望獲得獎牌﹐如100米田徑的薩謬爾‧埃德勒巴里﹑200米的弗米‧奧戈恩德﹑1000米的艾沙‧拉希德和跑馬拉松的穆巴拉克‧沙米。 卡塔爾體育聯(lián)盟會長阿布杜拉‧茲尼說﹕“我們卡塔爾人對田徑運動員寄予希望。 如果一切順利﹐預(yù)計獲得四塊金牌。”
巴林將派遣85名運動員參加廣州亞運會﹐目標(biāo)是七塊金牌﹐保持2006年第15屆亞運會的水平﹐重點項目是田徑﹑帆船和跆拳道。 在田徑項目中﹐最有希望的獲獎?wù)呤邱R爾揚‧賈瑪爾(800到1500米)﹑馬哈布伯‧阿里(5000米到10000米)﹑跆拳道能手阿布杜拉‧哈米德。 引人注目的一位女運動員魯卡雅‧加色拉﹐曾在多哈運動會上參加200米短跑獲得金牌﹐卡塔爾體育委員會專為她設(shè)計了適合于參賽的衣褲和蓋頭。
伊拉克將派遣48名運動員到廣州﹐主要參加游泳﹑柔道﹑羽毛球﹑射箭和體操等十二個項目的比賽。 這個自從美軍入侵和占領(lǐng)以來﹐國破山河在﹐希望派出現(xiàn)有條件最強大的體育陣容參加亞運會﹐表現(xiàn)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 伊拉克田徑項目中有15名運動員﹐其中有四位女子。 連年的戰(zhàn)爭﹐使這個原本是中東的體育強國急速衰敗﹐因為許多著名運動員和教練在戰(zhàn)爭中死亡或流亡海外﹐也有許多人放棄了體育事業(yè)。 政治體制的改變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薩達姆統(tǒng)治時期﹐體育官員多數(shù)是遜尼穆斯林﹐但美國政府為了排斥親薩達姆政權(quán)的遜尼穆斯林勢力改換什葉派執(zhí)政﹐同時也削弱了國家傳統(tǒng)的體育工作。 伊拉克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埃迪爾‧法德希爾說﹕“盡管我們國家局勢混亂﹐體育訓(xùn)練條件極其惡劣﹐但是單憑著我們運動員的素質(zhì)﹐也能在這次亞運會上獲得幾塊獎牌。”
黎巴嫩體育隊伍中有新加坡青年奧運會上獲得銅牌的米歇爾‧薩瑪哈﹐也有其他幾位田徑健將﹐最有希望的金牌是男子200米短跑和跆拳道。
參加廣州亞運會的約旦國家運動隊﹐對這次比賽的希望是獲得十塊獎牌﹐比上屆亞運會增多兩枚。 他們選派了國家體育明星﹐如在多哈亞運會獲得銀牌的摔跤能手葉哈亞‧塔比克。 約旦奧運會委員會官員拉納‧賽義德說﹕“摔跤和跆拳道是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強項﹐這次有這兩個項目的優(yōu)秀運動員參加。 我們對他們寄予很高希望﹐他們必將做出優(yōu)異成績。”
國土大部份被以色列占領(lǐng)的巴勒斯坦沒有參加上屆多哈亞運會﹐但積極參加這次廣州亞運會﹐體現(xiàn)國民對體育的熱愛。 由于受到占領(lǐng)軍種種限制和培訓(xùn)條件落后﹐他們的運動員一般得不到充份訓(xùn)練﹐但決心在國際大賽中展現(xiàn)體育參與精神。 例如﹐由于國土分裂﹐足球隊全部隊員來自西岸地區(qū)﹐被以色列封鎖三年的加沙地帶運動員沒有機會參加。 參賽隊報名的主要項目有柔道和女子游泳。 加沙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法希‧約德赫說﹕“我們國家處于極度困難時期﹐但是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參加本屆亞運會﹐代表我們巴勒斯坦人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