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能實現(xiàn)嗎?“一些慢性病一旦患有,目前的醫(yī)療技術水平?jīng)]有辦法幫助患者徹底治愈,只能緩解癥狀或者延緩疾病的發(fā)展”,在衛(wèi)生部新聞宣傳中心召開的預防保健相關問題媒體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王隴德院士說。
膳食和慢性病有關系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陳春明教授介紹,膳食因素對于當前的慢性病的迅速的上升是有相當?shù)年P系。在中國哪些膳食因素造成了慢性病風險增高呢?
第一,能量。吃進去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本應是相等的,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多余的能量就會在身體里積累成脂肪,產(chǎn)生一些問題。多年來,中國人的能量攝入是基本穩(wěn)定的,并沒有吃多,而是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如坐在電腦前工作,用車代替走路,用洗衣機而不手洗,因此能量富余了。
第二,谷類吃得少。谷類消費達到一定的合理比例,對健康是起保護作用的。第三,蔬菜吃得少。再加上油吃多了就會產(chǎn)生很多脂肪,帶來了疾病風險的增加。陳教授說,膳食導致疾病風險就以上說的幾種,我們要調(diào)整膳食應對疾病,而不是說它是唯一的因素。
慢性病可以通過調(diào)整膳食控制嗎?
膳食和慢性病風險是相關的,也是預防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但是,缺少運動、抽煙、過度飲酒、精神緊張、遺傳都會增加慢性病的風險。膳食只是多種因素中一個因素,而不是預防疾病的唯一因素。如果得了病,應該以看大夫、吃藥為主導,這時候膳食起的作用,如同運動,都是幫助提高治療效果,使吃藥效果達到更好。這一定要分清楚,得了病不是單純吃飯就能解決的,必須要看病。
慢性病可以徹底治愈嗎?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衛(wèi)生部原副部長王隴德介紹,“一些慢性病一旦患有,目前的醫(yī)療技術水平?jīng)]有辦法幫助患者徹底治愈,只能緩解癥狀或者延緩疾病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