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羊皮和牛皮筏子吸引游人眼球
“羊皮筏子賽軍艦”是留在蘭州人記憶深處的一個美好回憶,它生動的形容了羊皮筏子搏擊風浪、激流勇進的氣勢和筏子客豪邁的氣魄,描繪出了一道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俗風景線。
蘭州羊皮筏子有史書記載始于清代,據(jù)《王進寶傳》載,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2月,據(jù)守蘭州的陜西提督王輔臣叛亂,西寧總兵王進寶奉命討伐,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再破皋蘭龍尾山。6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圖渡河而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帶兵投降??梢娭辽僭?0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渡河了。至后來,羊皮筏子則逐步發(fā)展成為蘭州黃河沿岸主要的運輸工具,瓜果飄香的季節(jié),一只只羊皮筏子顛顛簸簸、晃晃悠悠,滿載著河口的紅棗、西固的西瓜、安寧的桃子、馬灘的葡萄,以及羊毛、水煙等物產,自上游駛向城里交易,最遠可至包頭。解放初期修建蘭新、包蘭鐵路時,許多材料也是通過羊皮筏子運過黃河的。因而,民間就有“蘭州三樣寶:吉祥葫蘆牛肉面,羊皮筏子賽軍艦”的說法。
“吹牛皮,渡黃河”是繼羊皮筏子之后,蘭州人的又一杰作。羊皮筏子、牛皮筏子與黃河緊密相連,歷史悠久,曾為繁榮兩岸經濟文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具有深厚的旅游價值和文化價值。自2006年蘭州羊皮筏子被甘肅省文化廳正式確定為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其文化內涵真正有了“賽軍艦”的升值速度。如今,羊皮筏子與牛皮筏子作為運輸工具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是,蘭州羊皮筏子作為世界上最奇妙的擺渡工具,不論是傳承人,還是其制作工藝、駕駛技術以及人文的生存狀態(tài),對于我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一筆文化財富。
有市民認為,為了吸引省內外的游客,使蘭州黃河風情線更具魅力,應該大力開發(fā)黃河蘭州段的“水中牧羊圖”,再現(xiàn)當年羊皮筏子賽軍艦的風采,讓大批的羊皮筏子、牛皮筏子為發(fā)展蘭州水上經濟出力。
蘭州水車,又名天車、翻車、老虎車。是古老黃河的提灌設施,曾灌溉了黃河兩岸上千畝的沃土良田。自1556年由蘭州人段續(xù)創(chuàng)制以來,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至1952年,252輪水車林立黃河兩岸,流水歡歌不絕于耳,蔚為壯觀,給金城增添了獨特的風韻。
2005年8月26日,蘭州水車博覽園開園迎客,贏得各界贊譽,蘭州“水車之都”的美名再此重現(xiàn)。雖然,水車博覽園已成為蘭州一道獨特的風景,也是黃河蘭州段獨有的文化景觀。但是,從目前情況看,水車博覽園由于規(guī)模小,沒有形成“集團效應”而顯得人氣并不旺,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明顯。要讓蘭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水車之都”或世界級“水車之都”,讓水車真正成為蘭州城市的一張名片,目前僅有的這些水車還是顯得數(shù)量有些少。
甘肅省檔案館的田錫如先生認為:為了搞活蘭州的水上經濟,應該像已建成的水車博覽園那樣在黃河蘭州段兩岸適宜地段建造具有規(guī)模效應的水車組群。如果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幾十年以后最終能建成200——300輪水車組群,打造出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車文化風景線。到那時,蘭州將真正成為世界級的水車之都,其聲名肯定不亞于荷蘭的風車。這樣,就會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的眼球,帶來規(guī)模經濟效應。
早在10多年前甚至更早,武漢、無錫、重慶等城市也在極力推崇各自的“橋梁之都”和“橋梁博物館”之說,其爭搶程度十分激烈,“火藥味”十足。
2007年1月9日,武漢市政協(xié)委員程宏剛提出建議,在武漢長江大橋迎來50歲生日之際,武漢應充分利用自己“橋梁之都”的優(yōu)勢,建設“中國橋梁科技館”,既可作為長江大橋50華誕的生日禮物,又可提升武漢城市形象,吸引國內外游客。程宏剛說,武漢擁有各類橋梁1200多座,擁有中鐵大橋局、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等一流橋梁施工、設計企業(yè)和科研機構,完全可以依托他們的力量,建設“中國橋梁科技館”,或者把世界各地主要橋梁、有代表性的橋梁按一定比例復制到武漢,建成“世界橋梁之窗”。
江南歷史文化水鄉(xiāng)名城無錫,“開門見河、抬腳上橋”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水多、橋多”獨特景觀。無錫市政部門普查資料,該市一城二市(縣)共有各式橋梁3277座,并且近兩年更以每年上百座的數(shù)量遞增,被冠以“千橋之都”美名。
重慶因橋梁而發(fā)展,山城因橋梁而生動。重慶市區(qū)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huán)山,江水回繞;城市依山傍水,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使重慶市成為全國橋梁最多、種類最齊全的城市。據(jù)重慶市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截至2004年底,重慶已建成公路橋梁4400多座,其中長江上建成特大橋11座,在建的9座,嘉陵江上已建和在建公路大橋有12座。他們力爭至2020年在主城兩江上將架起橋梁31座。并且,重慶有“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橋”萬縣長江大橋,“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橋”巫山長江公路大橋,“世界上公路和軌道交通兩用拱橋中跨度最大的”菜園壩長江大橋。白天,來來往往的人流、車流從橋上經過,為城市輸送著活力與精彩。晚上,車輛舟船流光,不停穿梭于茫茫燈海之中,更為山城的夜色平添了幾分嫵媚。
2004年7月23日,在蘭州市區(qū)黃河橋梁研究與規(guī)劃方案設計審查會上,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投資3.58億元新建桃園、固安、深安、世紀、金安、靖遠、雁青等7座跨黃河大橋的思路,力爭把金城裝扮為“世界橋梁博物館”,并徹底解決由于黃河隔離給蘭州經濟發(fā)展帶來的諸多問題。在2009年年底召開的“蘭州首屆橋經濟高峰論壇”上,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汪少潭也對建設“蘭州橋梁博物館”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并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事實上,橋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fā)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象蘭州這樣被黃河隔成兩大塊的城市更是如此。目前,由于受橋少的制約,住在蘭州黃河兩岸的人不但每天要忍受交通擁堵之痛,也極大的影響著蘭州的經濟建設。那么,打造蘭州“橋梁博物館”首先是在黃河蘭州段多建橋,多建符合蘭州地域特色的橋,這并不是與武漢、無錫、重慶等城市爭什么“面子工程”,而是蘭州城市建設和經濟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如何利用黃河,發(fā)展蘭州水上經濟,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重大課題。
在年初召開的2010年甘肅省水路交通工作會上,甘肅省交通廳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將黃河蘭州段打造成中國的“塞納河”。并且,總投資1.4億元的黃河蘭州新港綜合建設工程已全面啟動。
記者采訪過的許多市民認為,隴原大地的始祖文化、絲路文化、黃河文化在蘭州匯集,將黃河蘭州段打造成中國的“塞納河”,這無疑是一件好事,這是甘肅省水利廳提出推動黃河航運達海等三大工程中唯一一項比較切實可行的長遠工程,也是發(fā)展黃河蘭州段水上經濟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但是,要將黃河蘭州段打造成為中國的“塞納河”,必須要有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內涵的支撐。
目前,蘭州市傾力打造的黃河風情線已有了“黃河母親”、“生命之源”、“絲綢古道”、“搏浪”、“平沙落雁”、“綠色希望”、“水車園”、“百合園”、“龍園”等多處特色景點。并且,以中山橋為代表的大型橋梁,體量巨大,造型壯美,已經成為蘭州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在這種背景和前提下,再融入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羊皮筏子”、“牛皮筏子”和多處“水車組群”及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快艇,借助白塔山公園、八盤峽旅游度假區(qū)、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興隆山公園、八路軍辦事處、五泉山公園等旅游景點和甘肅省博物館的隴原文化精華的資源優(yōu)勢,不但會吸引大批的游人,也會帶動隴原經典文化旅游產品、休閑避暑度假旅游產品、會議會展旅游產品、生態(tài)旅游產品、民俗旅游產品等產品的發(fā)展。
如果這樣,以古絲綢之路燦爛的歷史文化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絲路文化游和以最具地域特色的黃河蘭州段人文景觀游為主要內容的“大蘭州旅游”就會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蘭州的水上經濟就會大功告成。不遠的將來,黃河蘭州段就會成為蘭州乃至甘肅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shù)靥厣姆终?,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