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塔里木盆地浮塵蔽日、寒風陣陣,人們一睹獵鷹捕獵的熱情依然不減。一大早,許多專程前來觀看捕獵活動的游客聚集在捕獵場地,等候活動開始。中午12時,獵鷹捕獵活動正式開始,一隊柯爾克孜族男子跨馬揚鞭,手擎75只獵鷹和25只獵隼,沿著山谷一側飛馳而來。一只只獵鷹站立在各自主人的臂彎抖開羽翅,威風凜凜,似乎馬上要飛向藍天。一時間,鷹鳴馬嘯、喝彩陣陣,山谷中回蕩起獵人圍獵前的呼喊聲。
展示了駕鷹馭馬的圍獵場面后,獵人們又驅馬爬上高達近百米的山頂,做好獵鷹出擊的準備。山下,不斷有人放出兔子、用狗偽裝的狐貍。在悄然而至的獵鷹爪下,這些小動物有的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制服;有的雖然驚慌失措東奔西逃,最終還是難逃一劫。 隨后,獵人們又為游客表演了獵隼“空中捕鴿”等項目,讓遠道而來的客人領略了柯爾克孜族的游牧生活場景。
柯爾克孜族人馴養(yǎng)獵鷹有著悠久的歷史,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原始的馴養(yǎng)方式。阿合奇縣擁有2000多只獵鷹和獵隼。這個縣的蘇木塔什鄉(xiāng)是中國文化部命名的“獵鷹之鄉(xiāng)”,全鄉(xiāng)400多戶牧民,幾乎都會馴鷹捕獵。
阿合奇縣常務副縣長李桂峰說,為了保護獵鷹和傳承生活傳統(tǒng),政府對馴鷹人進行登記備案,發(fā)放了140個馴養(yǎng)證,每位馴鷹傳人每月發(fā)放500元工資,并為他們繳納五金,納入城鄉(xiāng)統(tǒng)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