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北部城市包奇市7月26日發(fā)生一批手持武器年青人在警察局門口游行示威﹐然后發(fā)生武裝騷亂事件﹐向警察局發(fā)動襲擊。 這次騷亂是有組織的行動﹐第二天﹐就迅速漫延到附近的三個州約貝﹑卡諾和博爾諾﹐以及那里的城鎮(zhèn)﹐如邁杜古里和達馬圖魯?shù)取?nbsp; 騷亂份子圍攻警局﹐同警察發(fā)生交火﹐并且焚燒教堂和政府辦公樓﹐游行示威者高喊極端思想的口號﹐宣傳仇恨﹐制造分裂。 截止到星期三7月29日﹐據(jù)報道已經(jīng)有三百多人在騷亂中不幸死亡﹐武裝警察也打死了許多騷亂者。
這次騷亂事件的發(fā)起者和組織者是一個自稱“博科哈拉姆”的組織﹐據(jù)查這個組織成立于2002年﹐基地在博爾諾州首府邁杜古里﹐創(chuàng)始人是一名宗教教師穆罕默德?尤素夫﹔2004年在約貝州靠近尼日爾的一個村莊卡納瑪建立了據(jù)點。 “博科哈拉姆”是尼日利亞北部通行的豪薩語﹐意思是“西方教育是罪惡”﹐他們主張廢除從英國殖民時代開始的尼日利亞西方化教育體制和思想﹐要求在全國實行伊斯蘭法制(沙里亞)﹐并且在北方穆斯林聚居的十二個州成立伊斯蘭政府。 這個組織的成員大多數(shù)是年青人和失學的大學生﹐他們形容自己是尼日利亞的“塔利班”﹐要在非洲開辟一片綠色的新天地。
尼日利亞伊斯蘭最高理事會秘書長阿布杜-拉提夫?艾德格比特博士說﹕“博科哈拉姆是一個幫派﹐不能代表全體穆斯林﹐他們尼日利亞社會一個很孤立的小組織。” 克瓦拉州伊斯蘭法庭退休的前任法官阿布杜拉?奧里勒說﹐這些人都是別有用心﹐有他們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絕不是維護伊斯蘭。 他說﹕“他們宣傳自己有崇高的事業(yè)﹐請問﹐在《古蘭經(jīng)》中哪里寫著必須殺人﹐奪取勝利﹖ 這些人都是不受民眾歡迎的社會敗類﹐不能把他們同伊斯蘭聯(lián)系起來﹐都是些無賴。”
伊斯蘭會議組織常駐尼日利亞辦事處主任阿布杜拉西?舒艾伯對《伊斯蘭在線》記者說﹕“最近發(fā)生的事件﹐同伊斯蘭信仰和社會理想毫無關系。 人們對他們很不了解﹐據(jù)說他們要求尼日利亞實行全面伊斯蘭法制﹐但是他們的行為違背了伊斯蘭法制的精神﹐是不可接受的錯誤。 真正的穆斯林都不會支持他們。” 他說﹐尼日利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其中穆斯林人口占55%(或65%)﹐其余的人多數(shù)是基督教徒。 任何一個當政者都必須尊重不同信仰的人群﹐這是伊斯蘭的包容與和諧精神。
舒艾伯說﹐博拉哈拉姆這群人的出現(xiàn)﹐并不奇怪﹐過去在1990年代中期也曾出現(xiàn)過一批極端份子“邁塔茲尼”集團﹐他們也提出類似的口號和政治目標。 因為沒有民眾支持﹐他們自動消失了﹐如同曇花一現(xiàn)。 當時的那些人﹐思想很極端﹐采用暴力手段﹐攻擊所有與他們觀點不同的人。 那些人也同現(xiàn)在的騷亂份子一樣﹐同伊斯蘭根本不著邊﹐只是用伊斯蘭粉飾自己。 他說﹕“這些人真心想宣傳圣教﹐起碼應當遵循圣道﹐用智能﹑才能和邏輯性勸人行善﹐而不是打打殺殺。”
伊斯蘭會議組織秘書長伊赫桑諾格魯7月28日發(fā)表聲明說﹐他對尼日利亞北部數(shù)州發(fā)生的騷亂﹐而且在騷亂中造成的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感到痛心。 他呼吁當?shù)氐淖诮填I袖們教育居民熱愛和平﹐尊重生命﹐維護穆斯林和基督教的社會團結。 他堅決反對任何人以宗教的名義制造社會動亂和傷害無辜的民眾﹐穆斯林在當今世界的重要使命是宣傳和平共處﹑對社會的博愛精神和互相寬容與合作。 他要求當?shù)氐男^(qū)領導們﹐不分種族和宗教﹐共同攜起手來鼓勵對話﹐依法治國﹐互相了解﹐用和平的方式協(xié)調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