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在形成一個民族時,已通用漢語,但在他們使用的漢語中還夾雜有不少阿拉伯語、波斯語詞匯和一些專為回族常用的特殊用語。例如安拉(真主)、色倆目(吉祥如意)、伊不利斯(魔鬼)、依瑪尼(信仰)等都是阿拉伯語;多斯提(朋友)、杜什曼(敵人)等都是波斯語;無常(去世)、大凈(穆斯林的全身沐?。?、小凈(穆斯林禮拜前需洗臉、手、足、及下部)等都是專為回族常用的一些漢語詞。
過去阿訇們常使用阿拉伯文字母來拼寫各自的漢語方言。這種記錄漢語的阿拉伯文字母叫做"小兒錦"。這種文字基本上是對漢語詞匯的拼寫,其中也有一些阿拉伯或波斯語詞匯,有時還夾雜一些漢字。小兒錦的產(chǎn)生,有兩種說法:一是唐宋時期來華的穆斯林為學習漢語,曾用阿拉伯字母作為拼寫漢文的工具。二是小兒錦產(chǎn)生于經(jīng)堂教育誕生前后,經(jīng)堂學員們?yōu)榱擞洃洝⒄莆?、消化所學經(jīng)文,用阿拉伯字母拼寫漢字以作注釋和筆記。
小兒錦在公元世紀中葉就已在回族人民中間應用。小兒錦的使用范圍首先在應用于經(jīng)堂教育,其次是宗教生活中的應用,再次才是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它是目前人們所知最早的漢語拼音文字之一,它是中國文化與阿拉伯文化相互交融的產(chǎn)物,是回族人民在漢語拼音應用方面的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