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朗舞:“多朗”一詞,是維吾爾族人的自稱,也是舞蹈形式的名稱。多朗舞是維吾爾族歷史悠久、形式完整、動作粗獷矯健的一種民間舞蹈,盛行在葉爾羌河畔的麥蓋提、巴楚、莎車、阿瓦提等地區(qū)。多朗舞以雙人對舞為基礎,是一種帶有競技性的組舞。每逢婚嫁、喜慶日歡聚時,都跳多朗舞。多朗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舞者必須自始至終跳完整個舞蹈,中途不準退出,觀眾也不得隨便離開舞場。
由于地理位置和其它因素所致,使多朗舞較多地保持了原有的草原生活氣息和藝術特色。多朗舞的伴奏音樂叫“多朗木卡姆”或“多朗賽乃姆”。它和十二木卡姆不同,是另一種類型的歌舞組曲,曲調結構樸實,演唱風格寬廣豪邁,保持著濃郁的草原風格和勞動氣息?,F(xiàn)在保存下來的多朗木卡姆有九套,每套有不同的名稱,多用“比亞萬”(意為戈壁草灘)等富有地區(qū)特色的名稱,作為曲調的標題。每套木卡姆是由不同節(jié)奏的五個段落組成,段落之間的銜接和諧自然,由慢到快逐漸過渡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