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哈漢章在湖北陸軍堂讀書,校址在武昌,畢業(yè)后在武昌軍中任職,為此移居湖北漢陽,資料誤傳他是漢陽人。
1899年,清政府在八旗和非滿人歷朝勛臣名將之后中,官派留學生;經(jīng)慈禧批準,第二期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新軍。
哈漢章將軍,以“雍正年間貴州提督哈元生后人”的身份,第二期到日本留學,哈漢章將軍,是河間哈氏宗族唯一出國留學的新軍將領。
民國將領中的留日士官生:
“蔡鍔”第三期、“何英欽”第四期、“閻錫山”第六期留日士官生。
1903年,回國后任軍咨副使(三品)、禁衛(wèi)軍高級教官。
哈漢章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后,在清廷,末曾任軍職。
哈漢章是孫中山早期創(chuàng)建的“興中會”的成員。
武昌首義后,任陸軍第八師師長。
辛亥革命后,在袁世凱的北洋政府作軍事幕僚,在陸軍部工作。
1912年11月26日,哈漢章.李士銳.唐在禮.姚寶來.授陸軍少將加中將銜。
1913年2月12日,唐在禮.哈漢章.章遹駿.授陸軍中將。
(摘自:中華民國將軍名錄)
公元1915年,哈漢章掩護蔡鍔逃出北京,制造了妓女筱鳳仙掩護蔡鍔出逃的假象,僅半個月被袁世凱的耳目識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有1915年11月15日的時報,在“水利與經(jīng)界兩局之現(xiàn)狀”的報道中:“近人多云蔡鍔在筱鳳仙的幫助下離京的,其實不過是哈漢章等人為掩飾他們與蔡鍔的關系而虛構的故事。”
為此受牽連,袁世凱第二年病故,哈漢章才幸免于難。
總統(tǒng)黎元洪和總理段琪瑞矛盾激化,致使“府院之爭”。
1916年 6月,段琪瑞將“丁世嶧、哈漢章、金永炎、黎澍”定為“四兇”,
將“湯漪、郭同、汪彭年、哈漢章、金永炎”定為“五鬼”。
黎元洪總統(tǒng)妥協(xié),黎元洪的幕僚被迫辭職免其橫禍。
1922年7月4日哈漢章任民國政府“將軍府將軍、廉威將軍”。
(摘自:《民國職官表,第65頁》中華書局1995年8月,劉壽林、萬仁元、孔慶泰編著。)
1922年,黎元洪第二次出任大總統(tǒng),沒有多久,黎元洪被段琪瑞趕下臺,哈漢章遭段琪瑞追殺,被迫遣散子女,扔下北京的哈公館,逃離避禍。
哈漢章簡歷
( ?- 1935)
哈漢章 (回族),字云裳,祖籍直隸河間,清雍正朝軍機處學習行走之哈元生之后。
陸軍中將,總統(tǒng)府侍衛(wèi)武官長。
民國將領、將軍府廉威將軍。
1879年后入兩湖書院商齋學習。
1899年由張之洞選派留學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隊第二期步兵科。
1903年11月,任湖北將弁學堂教官,后入湖北新軍任職。
1904年調(diào)赴北京,任陸軍部練兵處軍令司運籌科監(jiān)督,代理軍令司副使。
1906年新軍在河南彰德新軍萬人秋操時,他被任為中央裁判官長。
1907年7月21日設立陸軍部軍咨處(正使馮國璋),任副使(陸軍正參領)。
1909年7月15日軍咨處脫離陸軍部,成立軍咨府(正使馮國璋),同日任副使,同年參加籌組禁衛(wèi)軍,任訓練處軍咨官。
1910年隨載濤出國考察陸軍。他與張鎮(zhèn)芳同是清末軍咨府的老同事。
1911年曾與黃興、李書誠等聯(lián)系,秘密參與反清活動。
1911年6月14日任清新軍灤州會操西路軍副總統(tǒng)官。
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tǒng)府軍事顧問,同年11月26日授陸軍少將并加陸軍中將銜。
1913年2月12日晉授陸軍中將。
1915年7月14日給予二等文虎章。
1917年任總統(tǒng)府(總統(tǒng)黎元洪)侍從武官長。
1922年7月4日特任將軍府廉威將軍。
1922年后去職,回原籍河間。
后來到湖北漢陽隱居,曾倡議并集資興筑東城垸堤,
1925年建立東城垸工程處,任主任。
1931年春夏間大體完工,夏秋間遭到百年未遇的大洪水,垸堤全部被沖坍。后來哈便憂郁病逝。
1935年在漢陽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