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經(jīng)》第二章第一百八十九節(jié)經(jīng)文講道:“你們應當從正門進入房屋。”盡管這個規(guī)定看起來并不重要,但是,它是幸福之路的開端。凡是有理智的人都知道,當一個人想進入一個場所,比如:房屋或辦公室時,首先他要尋找門在哪里。找到門之后再從門進入那一房屋或者辦公室。絕對沒有從墻或從窗戶進去之理。這是一個總的法則,也是人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在生活中,并不只是房屋和辦公室才有門、有墻、有窗戶、有一個或者幾個門?! ?
從根本上來說人的生活就好比是一個建筑物一樣,它也有自己的門。人要想進入生活的殿堂,首先應該去尋找到這一殿堂的大門。第二步應該使自己習慣于始終走正道。從正門進入生活的殿堂,尋求自己的幸福。俗話說,不應該放棄正道而去走彎道。放著門不入,何苦再去翻墻。這是一個總的法則。在生活中,具有真知灼見的人始終努力在尋找進入生活之殿堂的正門,決不讓自己被隔絕在生活殿堂的墻外而到處徘徊。
有許許多多的人一生中徘徊在生活之殿堂的墻外,因此,他們便說,我活了這一輩子,生活對我來講毫無意義。這種人總是生活在憂慮、和彷徨中,有時這種人會自命不凡,大言不慚地說:“只有我們才真正地理解到生活的乏味,幸福都是騙人的,由于其他人的悟性差,所以,對于我們所嘗試到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他們是無法嘗試到的。”這些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就象個瞎子一樣,在墻外到處徘徊,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沒有找到正門。這些人從一開始就沒有分清黑白,因而在不幸的深淵中越陷越深,始終生活在黑暗之中。用一位著名學者的話說就是,人完全具有感受痛苦的感覺,人有絲毫的痛苦其叫喊聲就會響徹云霄。但是,當人面對幸福美滿時就會象死人和木頭人一樣?!豆盘m經(jīng)》說道:“凡是具有信仰且行善的人,無論是男女,我會使他們具有生命,并過上幸福美滿和沒有憂慮的生活。此后,在另一個世界,我將給他們以最優(yōu)厚的報酬。”這段《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中最精彩的一點是:《古蘭經(jīng)》把沒有信仰和做壞事的人視作是沒有生命和沒有感覺的,它說道:凡是具有信仰且行善的人,我將賦予他生命力,并使他超越死亡。那時,他們就會明白,生活的意義、幸福愉快的意義何在。他們就會明白生活并不是沒有意義和目標的,那時,他就會知道幸福的真實所在,以及在這個世界上完全可以毫無憂慮痛苦地生活。真主的使者們指引了我們生活的道路。換句話說就是給我們指明了進入生活和幸福殿堂的大門。他們使人類懂得,胡做非為、做惡干歹、為所欲為、騙人、背信棄義、唯利是圖、自私自利、自我崇拜……這一切都不是能進入生活的殿堂、得到幸福、安寧和喜悅的途徑。進入幸福生活殿堂大門的是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剛正不阿,品德優(yōu)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只有具有信仰并積極做好事的人,根據(jù)自己的信仰才能保障自己的心靈得到安寧和喜悅,才能很容易地得到幸福。有段圣訓說:真主把幸福和安逸放在了兩種事物之中:堅信和喜悅,并把煩惱和痛苦放在了兩種事物之中:懷疑和粗暴。堅信就是毫不懷疑地相信世界有一個睿智的管理者主宰著它,凡是先知們所報喜和警告的(行善將得到善報,做惡將償受惡果。)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是遲早要實現(xiàn)的。任何人都將看到自己的勞動所得到的結果,無論他付出的努力大還是小,好還是壞,善行將得到善報,惡行將得到惡報。一切工作都按照真主的命令與法規(guī)去做的人,會因此而滿心歡喜,內心充滿了喜悅和快樂。正如伊瑪目賽佳德在向真主做祈禱時說的那樣:“主??!請您贊揚穆罕默德和他的后裔。請使我的信念達到最高的境界。請使我的目的與動機成為最純潔的,并使我的工作與勞動成為最優(yōu)秀的。”幸福就是人在理智和思想方面具有最堅定的信念,在感情和心靈方面具有最杰出的工作,在生活方面具有最廉潔的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