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瑪目阿里說道:“無論人愿意與否,今世對他來說都是一個客棧,他在里面只是客居幾天而已。”然后,他又說道:“但是,今世的人們分為兩大類,一類人來到今世的市場將自己出賣,因此變成了奴隸。而另一類人則在今世的市場上買回了自己,因此,使自己變成了自由的人。”伊瑪目阿里的這句話寓意深長,如果他的精神沒有受到真主的光亮的照耀的話,是說不出如此具有哲理的話語的。非常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結果就是被奴役、自我出賣,并失去了自己的尊嚴。用《古蘭經(jīng)》的話說就是自己虧待了自己,因而變成了欲望、貪婪、粗暴和仇恨的奴隸,被囚禁在了愚昧、陋習、和趕時髦的牢籠之中。有一些人這樣認為,由于自己沒有成為他人的奴隸,也沒有將自己出賣,因此,他們是自由的。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奴隸有千萬種。貪得無厭的人是一種奴隸,陷入愚昧的習俗的人是一種奴隸,拜金主義者是一種奴隸。在古埃及尤素夫圣人許多年中一直是他人的奴隸,他在奴隸市場上被人們買來賣去,到處顛沛流離,他一無所有,就連他的吃穿都是主人的,如果他外出打工,自己用汗水所掙來的錢也要全部如數(shù)的交給主人,因為奴隸所獲得的一切均必須交給主人所有。
從軀體上來講,優(yōu)素夫圣人完全是一個奴隸,但是,正就是優(yōu)素夫圣人向人們證明,在整個古埃及再也找不到象他那樣更受人尊重、更自由的人了。同時,他還被埃及最美麗的一位女子所愛,但是,他卻沒有接受這位既美麗又有地位的女子的愛。同時他向她鄭重地宣布從財產(chǎn)法的角度來講,我的軀體是屬于你的。但是,我的精神是自由的,我并不是欲望的奴隸,我只是一個形式上的奴隸,我的靈魂完全聽從他的命令,他就是創(chuàng)造了我的真主。除了作奴隸之外,我寧可坐監(jiān)獄,也決不作欲望的奴隸。我情愿接受這一表面的限制,但我決不把私欲的枷鎖套在我的脖子上。他向真主祈禱說:“主??!在我看來,監(jiān)獄都要比他們強迫我所做的更好。”
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事例證明,盡管有一些人從財產(chǎn)法的角度來說是奴隸和仆人,但是,從精神和理智、思想方面來講則是完全自由的。難道真主在《古蘭經(jīng)》中所贊揚的魯格曼不是一位奴隸嗎?然而從理智、思想、和精神方面來講,他是當時最自由的人。我們常常會看到許許多多的人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是自由的。但是,事實上則是十足的奴隸。因為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自己的理智、思想、信仰、精神以及自己的道德和人格。《古蘭經(jīng)》說道:“你說,真正虧本的人是出賣了自己,失去了自己人格的人。”人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衣服、房屋、錢財或地位失去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不能丟失自己的人格和尊嚴、自由、勇敢、獨立、廉潔、仁慈、良心、感情、理智、信仰和富有的精神?! ?
正如伊瑪目阿里所言,人分為兩類,一類來到今世的市場自己出賣了自己,從而變成了金錢、地位、欲望、名利和趕時髦的奴隸。而另一類人則在今世的市場自己收買了自己,同時,也尋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格和尊嚴,并且為自己儲存下了全部尊嚴、容譽、正直、公正、虔誠、追求真理、正確的信仰和精神。
先知家屬中的伊瑪目之一伊瑪目薩迪格說道:“在今世的市場中,我們昂貴的精神價值是一顆珍珠,那一珍珠是超越于時間和空間的,我在整個被造物中沒有找到能夠買下我的生命的商品。如果我把自己的精神出賣給今世的商品的話,那么我將會落得一無所有。因為今世的商品和一切最終都將消失和毀滅,而我昂貴無比的精神則由于被出賣而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