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帶你心愛的人去天涯海角,我建議你不要去那種海邊只有幾塊大石頭,其中一塊寫著天涯,然后還有一塊寫著海角的地方。一個地方,字寫得明明白白的,層次、境界就低了許多。
如果你想讓心愛的人感覺那種天荒地老的震撼,你一定得去那種氣勢磅礴的海角,有百丈峭壁,驚濤拍岸,浩瀚無際的汪洋,很大的風,還有,一座孤獨的燈塔。
在葡萄牙就有三個這樣的海角,一個是羅卡海角(Cabo da Roca),一個是埃斯皮雀爾海角(Cabo Espichel),另一個就是在葡萄牙南端的圣文森海角(Cabo de Sao Vicente)。
雨后,兩道彩虹同時出現(xiàn)在羅卡海角。
如果說伊比利亞半島是歐洲一個窺探的頭、葡萄牙是她的臉的話,那么羅卡海角就是臉上的鼻尖,埃斯皮雀爾海角是上唇,而圣文森海角則是她的下巴。
羅卡海角:大陸的盡頭,海洋的開始
雖然十六世紀時的葡萄牙詩人曾說,里斯本是大陸的盡頭、海洋的開始,實際上,歐洲大陸的盡頭卻是在離里斯本46公里的羅卡海角。從里斯本去羅卡海角最好是下午去,先到離里斯本28公里的辛特拉(Sintra)繞一圈,參觀這個聯(lián)合國文教組織劃定的文化古跡保留區(qū),然后再驅車18公里到歐洲最西端的這個海角,在150公尺高的懸崖上,看日落。
第一天在里斯本開車,迷了半天的路,原本已經(jīng)打算放棄去辛特拉和羅卡海角的計劃,沒想到陰差陽錯,在一個有五、六個出口的大交通圈里兜圈子時,又上了去辛特拉的路。也許,這就是緣分吧。
到羅卡角是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半左右,原本以為兜了一圈后就可以在歐洲大陸的盡頭看日落了,沒想到狂風驟雨瞬間呼嘯而來,于是只好和其他的游客一樣,狼狽地逃回車上避雨。還好,風雨來得急,去得也快,陰霾四合的天空一會兒又變得藍天白云,晴空萬里。當游客們紛紛走回懸崖邊的十字架紀念碑,我也正在斟酌著如何把燈塔、懸崖、大海和十字架紀念碑一起攝入鏡頭里的時候,燈塔上的天空出現(xiàn)了一道色彩絢麗的彩虹。
當我拿著單反鏡數(shù)碼相機,頂著那好大、好大的風拍得不亦樂乎時,我發(fā)覺在原來的那道彩虹上,不知何時,又出現(xiàn)了第二道彩虹,而落日,在大西洋上照耀出了萬丈金光。
埃斯皮雀爾海角:蒼涼、孤寂、充滿宗教色彩
三個海角里,最少游客去的是埃斯皮雀爾海角。
瓊和我要不是臨時決定在葡萄牙的最后一晚去塞新布拉(Sesimbra)過夜的話,我想我們也不會去這個海角了。把行李安頓在酒店后,我們便拿著地圖,把車子一路往西開去。開了大約11公里左右,到達路的盡頭時,就可以看到埃斯皮雀爾海角的燈塔了。
埃斯皮雀爾海角曾經(jīng)是朝圣的地點,有一座曾經(jīng)熱鬧過,如今卻顯得很蒼涼,甚至有點陰森的教堂,還有洋蔥形屋頂?shù)男《Y拜堂。在小禮拜堂的石欄邊眺望大西洋的海浪拍擊在弧形的海岸上,景色壯觀得令人屏息。
我把車子開過教堂,開過小禮拜堂,一直開到懸崖邊去。一開車門,就可以感覺得到很強勁的風,猛竄過來。正當我腳步踉蹌之際,落日的光輝從云的隙間照射出來,在海面上映照出粼粼波光。站在懸崖邊,在強光的照射下,海岸、燈塔都成了剪影。
酒店的前臺經(jīng)理在我們來之前,曾經(jīng)善意地提醒我們這里治安并不是很好,所以趁天黑以前,我們便離開了這個蒼涼和孤寂的海角。
這個海角的游客不會少過羅卡海角。她除了許多純粹是來看風景的游客外,還有一批批來沖浪的當?shù)厝恕?/p>
圣文森海角在葡萄牙阿爾加維省的最西端,從拉哥斯(Lagos)開車去大概得開30公里左右,途中將會經(jīng)過傳說中航海家亨利王子在十五世紀時設立過航海學校的塞格斯(Sagres)。據(jù)說,這座航海學校就設在如今著名的景點——塞格斯橋上的一個堡壘里。 在三個海角之中,我個人認為,最雄偉壯觀,氣勢最磅礴的是圣文森海角。車子還沒有真正開到海角的盡頭時,你就可以看到很有遠近層次的一個個懸崖峭壁,而其中一個懸崖邊的一片小空地上停著好多輛車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把車子停下來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原來,在空地邊有一條小徑可以通到懸崖下的沙灘,而很多來沖浪的人把車子停在這里后,便挾著沖浪板,到懸崖下的大西洋沖浪去了。
圣文森海角也有一座燈塔、一座教堂,一座水手們稱為世紀末日教堂的教堂。據(jù)說在中古世紀時,基督教徒跟隨圣文森向摩爾人開戰(zhàn),而圣文森死后就被埋在這里的海角。世紀末日教堂建得像一座粗獷的堡壘,圍住了在海角尖端的燈塔。
旅游小貼士
如果你不想飛十幾個小時去葡萄牙看海角的話,那么我介紹你去印尼巴厘島(Bali) 南端的烏魯瓦圖(Uluwatu),那里沒有燈塔,但是,有落差一百公尺的懸崖,還有一間小小、但是卻很精致的廟,供奉著護佑海洋的精靈,是我挺喜歡的一個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