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的的確確,人在社會生活當中,平日里不順心的事實在太多了。甚至常常會有苦難相隨,還會遭遇種種不幸。不由得人們哀嘆不絕:世間萬苦人最苦。有些人覺得這也不好,那也不行,時常叫苦連天。一旦有些挫折,便是悲愁哀苦,一蹶不振。誠然,誰都不愿意遭受苦難。但是,一個人的苦難、禍患,有時并不一定就是壞事;不幸也許會成為幸事。
從前有個國王喜歡打獵。一次狩獵他射中了一頭花豹,見花豹倒在地上毫無動靜,就下馬察看。不料,花豹未死,猛然撲向國王,這時幸虧隨從殺死了花豹,救下了國王。但國王的手指被豹咬掉了一截。國王因此很不痛快。宰相勸慰國王:“大王應(yīng)該慶幸,少了一小塊肉總比丟了命強吧!想開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國王聽了很不高興,訓斥宰相,并把他關(guān)進了監(jiān)牢。過了一個多月,國王要微服巡訪。本來以往是要宰相作陪的,可此時宰相還在牢獄,國王也不愿釋放宰相,便獨自出游了。途中卻不料遭到了一伙部落人的劫持。因為這天是滿月,按照這個部落的習俗,每逢月圓之日就會下山尋找人物用來祭祀月神。國王被押解上山,就要成為犧牲品了,部落人扒光了他的衣服,露出了赤裸的“龍體”。大祭司忽然發(fā)現(xiàn)國王的手指斷了一截,憤然地咒罵起來,下令把這個廢物趕走,另外再找一個。原來,他們要祭祀的是滿月女神,是“完美”的象征,所以,祭祀的犧牲品絕對不能有殘缺。被釋的國王大喜若狂,飛奔回宮,立刻釋放了宰相。國王對宰相說,真如你所言,要不是被花豹咬了一口,今天就沒命了。宰相慢條斯理地回言,也多虧大王將我下獄,我才保住了命。否則,陪您出巡的人就會是我,丟命作祭品的也就是我了!
故事有點離奇??善渲邪恼芾韰s是千真萬確的;所揭示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類似的情形也是現(xiàn)實存在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事物都是好與壞的辯證,確實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在感嘆、驚奇之時,不由得想起了這句寓意極深的經(jīng)文:“或許你們厭惡一件事,而真主在那件事中安置下許多福利。”(古蘭4:19)很多事情,包括患難和不幸,可能都是真主的安排和考驗;也可能會因禍得福。因而,一個人在遭遇禍患,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千萬不要垂頭喪氣,心灰意冷;不要愁眉苦臉,一蹶不振;更不要怨天尤人。面對艱難和挫折,面對打擊和不幸,一定要能正確對待和認識,要挺得住,經(jīng)受起考驗?;蛟S,其中就有真主給我們安排的許多好處。陽光總在風雨后。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經(jīng)歷苦難,經(jīng)受考驗,即使我們未必都能達到擔當“大任”這樣的境界,也會像普希金所說的那樣,享受成功的喜悅:“不要憂郁,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忍耐,相信吧,快樂之日終會到來。我們的心兒憧憬著未來,現(xiàn)今總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暫時的,轉(zhuǎn)瞬即逝,而那過去了的將變成美好的追憶。”
一個人活著、生存,就要懂得和知曉,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稱心如意的事情畢竟不多,也不常在。人生之旅遭遇不幸,實屬常事。只是各人遭遇不幸的頻率、大小不同而已。關(guān)鍵是在于一個人面對不幸的態(tài)度和行為。遭遇不幸后能否坦然面對并能承受不幸,使之轉(zhuǎn)化為一種動力,則凸顯著一個人的“活法”之優(yōu)劣。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人是被造成懦弱的”,但人是有意志的,有精神的。只要人的精神不倒,意志堅強,軀體上的痛苦、商場上的失敗、仕途上的失意、親人的生離死別和其他一些災(zāi)難困苦,都不能把人擊倒。一個人在被擊敗后不會完蛋,只有放棄了才會完蛋;一個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幸。基督教大主教奧古斯丁曾說:“同樣的痛苦,對善者是證實、洗禮、凈化;對惡者是詛咒、浩劫、毀滅。”確實如此。所以,有人說過,苦難也是財富。要明確,真主降下的苦難,對善者、信道者是考驗,是福利。“你們不要灰心,不要憂愁,你們必占優(yōu)勢,如果你們是信道的人。”(古蘭3:139)
講不幸、講失敗,自然還要講幸運、講成功。在不幸和失敗時,我們一定要堅強,要目光長遠;同樣,在幸運和成功時,我們也決不能垮倒,不可目光短淺。記得一本講述企業(yè)成敗的書,上面有這樣的話:“失敗是一個過程,而非結(jié)果;是一個階段,而非全部。”我想,成功又何嘗不是如此。所以,也可以說:“成功是一個過程,而非結(jié)果;是一個階段,而非全部。” 所謂的幸運與不幸,成功與失敗,總是緊相連屬,相互依賴,相互轉(zhuǎn)化的。幸運和成功也是對我們的考驗,而且,弄不好會成為禍害。福兮禍之所伏啊。尤其,慶幸之時,我們更應(yīng)謹慎一些。決不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驕傲自大,要時時刻刻敬仰真主、敬畏真主,感念真主所給予我們的一切。否則,就有可能走向反面,遭受懲處。記著,命運不能只看一時。沒有人會永遠失意,也沒有人會永遠如意。古蘭明示:“我使氣運周流于世人之間,以便甄別信道的人。”(古蘭3:140)
“的確,與艱難相伴的是順暢;的確,與艱難相伴的是順暢。當你免于憂患、安樂之時,仍要堅忍。并且要全心全意地敬向真主。”(94:5,6,7,8)“也許你們厭惡某件事,而那事對你們是有益的;或許你們喜愛某件事,而那件事對你們是有害的。真主知道,你們卻不知道。”(2:216)這就是辯證法,這就是真主的法則和規(guī)律。因而,我們應(yīng)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我們應(yīng)當勝不驕,敗不餒。而伊斯蘭講求的就是中正平和,真主不喜悅過分的人。故而,穆斯林應(yīng)該懂得不走極端,不應(yīng)悲觀失望,也不應(yīng)樂極生悲。在成功與失敗、幸運與不幸面前,都要清醒認識,正確對待,妥善處之。“信道的人們??!你們當堅忍,當奮斗,當戒備,當敬畏真主,以便你們成功。”(3:200)
我們要始終不忘:真主與堅忍者同在!真主與克己者同在!真主與敬畏者同在!真主與信道者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