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民間文學(xué),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以它旺盛的生命力,沖破反動統(tǒng)治階級和封建禮教的重重壓抑和束縛,象積石山巔的山丹花,一簇簇向陽怒放。它是撒拉族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是祖國各民族民間文學(xué)藝苑里的一朵奇葩。
民間故事
撒拉族的民間故事,包括神話、傳說、故事、童話和寓言 ,在撒拉族民間文學(xué)中是比較主要的部分。它的內(nèi)容涉及民族淵 源、社會生活、生產(chǎn)活動等各個方面。大都以反抗封建統(tǒng)治、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為主題。它們有的揭露和抨擊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歌頌撒拉族人民英勇頑強和不怕犧牲的斗爭精神,有的贊揚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由,揭露和鞭撾封建禮教的虛偽性、反動性;有的贊美勞動人民的勤勞、淳樸,嘲諷貴族老財?shù)挠薮篮拓澙?;有的贊揚“卑微” 者的憨厚、淳樸、善良的美德,無情地揭露和辛辣地抨擊嘲笑“ 高貴” 者的惶吝、狠毒、狡詐和無恥,也有人民自我教育,振聾發(fā)聵的作品。這些故事,內(nèi)容完整,人物 形象鮮明,情節(jié)生動,引人入勝,充滿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鄉(xiāng)土 氣息。比較出色的作品有: 神話《阿騰其根·麻斯睦》,傳說《韓二個》、《駱駝泉》,民間故事《阿姑雜拉姬》、《阿娜云紅姬》、《尕拉阿吾》,童話《阿哈保日》、《巴哈阿吾》、《牧童、兔子和狼》等。
具有神話色彩的《阿騰其根·麻斯睦》,歌頌了年輕的撒拉族獵手與仙女古尼阿娜的愛情,和他歷經(jīng)千辛萬苦為民除害的英雄事跡。
傳說《駱駝泉》,則是敘述撒拉族先民從中亞撒馬爾罕跋涉千山萬水尋找樂土,遷居循化街子的故事,在撒拉族群眾中世代相傳。
傳說《韓二個》,以滿腔熱情歌頌和贊揚了民族英雄蘇四十三、韓二個率領(lǐng)撒拉族人民反抗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英雄事跡。
此外,還有《十不全》、《看鏡》、《饃頭嚇死人》、《聾 子一家》等作品,或者揭露了黑暗社會的弊端;或者嘲笑了愛財如命、貪生怕死的財主,或者辛辣地諷刺了見識淺薄,少見多怪的蠢人,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撒拉曲、說唱
撒拉曲,有用本民族語言演唱的,也有用漢語演唱的。它們有優(yōu)美的格調(diào),動人的旋律,明快的節(jié)奏,生動的比喻,深邃的 意境與和諧的聲韻,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其形式包括 “ 玉爾”(情歌兒撤拉“ 花兒” 、宴席曲、民謠、勞動號子、搖籃 曲、童謠、哭婚調(diào)、喪葬調(diào)等。
“玉爾”, 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語言演唱的一種傳統(tǒng)情 歌。這種情歌,因受封建禮教之束縛,只許在田間、野外、磨 房等背人處演唱,嚴禁在村宅內(nèi)演唱。它集中反映了撒拉族青年 男女對自由婚姻的強烈追求。影響較大的作品有《巴西古溜 溜》、《撒拉賽西巴雜》、《皇上阿吾尼》、《艷姑居固毛》等。其中,《巴西古溜溜》較為著名。它的內(nèi)容,是青年小伙子們利用婦女拔草這個一年中難得的機會,悄悄來到田間,與姑娘 們盡情吐露相愛之情。他們以對唱形式相互傾訴誠摯的愛慕和贊 美,抒發(fā)在封建重壓下的苦衷,互相激勵不惜犧牲一切為純潔忠貞的愛情而斗爭的決心。其中很多段落,譬喻生動,情真意切,很有感染力。
在喜慶婚日里演唱的宴席曲,有自己固定的曲調(diào),配合舞 蹈,邊舞邊唱,生動活潑。突出的作品有《阿里想》、《依秀兒 麻秀兒》、《阿舅日》等?!栋⒕巳铡窋⑹隽思揖池毟F的尕拉,得悉父親被皇上的宦宮、阿舅曼錯日所害,便以打獵為名把曼錯 日誘出家門,趁機殺死,替父報仇,為民除害的故事。 《阿里碼》則是以夸贊漢、蒙古、土、娥和撒拉族婦女裝飾的方式,表達了兄弟民族友好相處的情誼。前者敘事,后者抒情,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撒拉族的民謠有贊揚民族英雄的,有贊美生活、勞動的,豐富多彩,寓意頗深,詼諧、幽默,情趣盎然。
撒拉族人民長期和鄰近的各民族和睦共處,走親訪友,趕集赴會,自然密切了民間文學(xué)的交流,回族的宴席曲《莫奈何》、曲兒《馬五哥與雜豆妹們》,藏族的民歌,漢族的俚歌小曲,象一股股清泉不斷流入,豐富了撤拉曲。但撒拉 " 花兒 ", 仍不失其自己的獨特風(fēng)格?!睹线_令》、《撒拉大令》、《三花嫂令》、《清 水令》、《水紅花令》等,高亢嘹亮,婉轉(zhuǎn)抒情,節(jié)奏自由,再加用撒拉語襯句,和其他民族的花兒相比,獨樹一幟,別有風(fēng)味。
撤拉族的說唱歷史悠久,內(nèi)容豐富。主要作品有《撒赫稀》、《烏熱亥蘇》、《科爾特》等。
《撒赫稀》,即哭婚調(diào)。在舊社會,撒拉族少女受盡封建 習(xí)俗的迫害。九歲以后,就由父母包辦,出嫁與素不相識的男人 成婚。哭婚調(diào),就是少女臨結(jié)婚前傾訴封建禮教對她們身心殘害 和對娘家依戀難舍的歌。
撒拉族結(jié)親時,有一種習(xí)俗,雙方親家必須相互祝愿。由女方特邀的民間藝人,在隆重的婚禮完畢后 身踞高處,向眾親友大 聲朗頌較長的贊婚祝詞。這種祝詞和囑托,撒拉語叫 “ 烏熱亥 蘇” 。其內(nèi)容有對親家的夸贊,對親友的感謝,以及將女兒托付對方,請求關(guān)照和表示良好祝愿一類的意思。
民間戲劇
《對依奧依納》(即駱駝戲)是撒拉族傳統(tǒng)戲曲中唯一保存 下的節(jié)目。這是撒拉族悲壯、坎坷而光輝的歷史的重現(xiàn),也是撒 拉族人民彪悍、粗礦、機智和剛直性格的象征。在婚禮日由四人 進行表演,其中二人翻穿皮襖扮駱駝,一人扮蒙古人,一人扮阿 訇,阿訇身穿長袍,頭纏自巾,手持拐杖,牽著駱駝。前半部為 二人對話,一問一答,敘述長途跋涉,尋找樂土,來青海安家的故事。表演多在夜間月光下進行,觀眾圍坐四方,參與對答,景況熱烈。撒拉人,不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通曉自己民族來源的這段傳說。
啞劇《打獵》,通過熱烈、緊張、扣人心弦的打獵場面,描繪和贊頌老獵人大膽心細、持重練達的嫻熟本領(lǐng)及慈父般培育年輕獵手的寬容胸懷烈火般的熱情,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