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仍具備競爭其他奧斯卡單項獎的機會
美國電影藝術(shù)與科學(xué)學(xué)院于當(dāng)?shù)貢r間10月17日正式公布了2008年第80屆奧斯卡獎的最佳外語片獎項的完全參賽名單。學(xué)院于今年6月向95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送參賽邀請,而此番公布的最終名單顯示有63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角逐——無論先期邀請數(shù)或?qū)嶋H參賽數(shù)均創(chuàng)奧斯卡獎的歷史新高,其中阿塞拜疆和愛爾蘭兩國更是初次參與最佳外語片小金人的較量。63部作品中將有9部晉級第二輪選拔,爭奪最終的5個提名席位,具體結(jié)果將于明年1月中旬公布。
代表我國大陸地區(qū)的《云水謠》和香港地區(qū)的《放·逐》順利躋身名單,而廣受關(guān)注的《色,戒》卻不幸被奧斯卡學(xué)院取締參賽最佳外語片獎的資格,原因是制作團隊中臺灣地區(qū)的工作人員過少——除比較有代表性的導(dǎo)演李安、編劇王蕙玲之外,其余各部門則以我國大陸地區(qū)、香港地區(qū)以及好萊塢方面的業(yè)界人員居多。近似情況還出現(xiàn)于以色列原計劃申報的影片《樂隊來訪》(The Band's Visit),由于英語對白超過30%而失去“最佳外語片”的參賽資格。目前,我國臺灣地區(qū)已改換陳懷恩導(dǎo)演的《練習(xí)曲》出戰(zhàn),以色列方面則轉(zhuǎn)而派遣《波弗特》(Beaufort)。
不過,各位《色,戒》的影迷朋友不必過分傷心,即使失去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參賽資格,《色,戒》仍具備競爭其他奧斯卡單項獎的機會,下面簡要說明原委。除 “最佳外語片”獎以外的奧斯卡其他各單項獎的參賽條件非常簡單:只要曾于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間,在好萊塢大本營洛杉磯的任意商用電影放映場館連續(xù)售票公映7日以上即可——由于《色,戒》于9月底開始在北美公映,故已完全具備參賽資格。也就是說,李安、王蕙玲、湯唯、梁朝偉仍有機會逐鹿最佳導(dǎo)演、改編劇本、影后、影帝,當(dāng)然還包括攝影、剪輯、藝術(shù)指導(dǎo)、服裝設(shè)計、配樂等其他技術(shù)部門(以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shù)指導(dǎo)兩項的競爭力為最強)。
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參賽資格則相對復(fù)雜。可以概括為以下五條:
一、曾于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間,在本國或本地區(qū)的商用電影放映場館連續(xù)售票公映7日以上;
二、以該國或該地區(qū)電影人為主攝制的非英語對白作品(原則上英語不超過30%);
三、經(jīng)由35毫米或70毫米的膠片制作;
四、配備英語字幕;
五、參賽國或地區(qū)須于2007年10月1日前提交符合上述要求的評審用拷貝,且每個國家或地區(qū)限選一部作品。
——可見,《色,戒》和《樂隊來訪》均因違反了第二條規(guī)則而出局。諷刺的是,這兩部影片很早即被業(yè)界人士看好是明年最佳外語片的大熱種子選手,此番雙雙落馬,委實令人扼腕。去年,題材故事都撞車的《夜宴》和《滿城盡帶黃金甲》均止步于“N進9”的第一輪選拔,但《滿城盡帶黃金甲》因?qū)崿F(xiàn)去年年內(nèi)在北美公映而有資格參賽單項獎,并為奚仲文老師斬獲最佳服裝設(shè)計獎的提名(最終敗給《絕代艷后》)。不知今年三部競標(biāo)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作品和狙擊其他各主要單項獎的《色,戒》“申奧”的命運如何?
順便一提,想必各位朋友亦不難發(fā)現(xiàn):《三峽好人》和《圖雅的婚事》的上映日期也完全符合奧斯卡學(xué)院公布的參賽時間段。不僅如此,這兩部文藝佳作分別問鼎世界三大電影節(jié)中的威尼斯、柏林的最高獎項——金獅大獎、金熊大獎。眾所周知,在評委會面對幾十部參賽作品昏天黑地時,“知名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對影片的第一印象,顯然《三峽好人》和《圖雅的婚事》的國際名聲要遠遠高于《云水謠》。既然決定參賽,難道不該選派最容易出成績的作品么?否則又何必參賽呢?。坑嘘P(guān)部門的選擇令人費解?。?!言歸正傳,下面請看63部參賽作品的完全名單:
阿根廷 XXY,《XXY》
澳大利亞 The Home Song Stories,《家鄉(xiāng)的故事》
奧地利 The Counterfeiters,《偽鈔制造者》
阿塞拜疆 Caucasia,《高加索》
孟加拉 On the Wings of Dreams,《夢的幻滅》
比利時 Ben X,《本 X》
波黑 It's Hard to Be Nice,《好人難當(dāng)》
巴西 The Year My Parents Went on Vacation,《獨自在家》
保加利亞 Warden of the Dead,《死亡看守》
加拿大 Days of Darkness,《黑暗歲月》
智利 Padre Nuestro,《我們的父親》
中國大陸 The Knot,《云水謠》
哥倫比亞 Satanas,《魔鬼》
克羅地亞 Armin,《阿明》
古巴 The Silly Age,《乳臭未干》
捷克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我曾服侍英國國王》
丹麥 The Art of Crying,《哭泣的藝術(shù)》
埃及 In the Heliopolis Flat,《在赫爾摩波利斯平原上》
愛沙尼亞 The Class,《班級》
芬蘭 A Man's Job,《男人的工作》
法國 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特別獎
格魯吉亞 The Russian Triangle,《俄羅斯三角》
德國 The Edge of Heaven,《在人生的另一邊》,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編劇
希臘 Eduart,《愛德華》
中國香港 Exiled,《放·逐》
匈牙利 Taxidermia,《人體雕塑》
冰島 Jar City,《如甕之城》
印度 Eklavya - The Royal Guard,《皇家衛(wèi)隊》
印度尼西亞 Denias, Singing on the Cloud,《虹橋追夢》
伊朗 M for Mother,《媽媽的“媽”》
伊拉克 Jani Gal,《燕妮·哈爾》
愛爾蘭 Kings,《王國》
以色列 Beaufort,《波弗特》,柏林電影節(jié)銀熊獎
意大利 The Unknown,《隱秘》
日本 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正義之裁》
哈薩克斯坦 Mongol,《蒙古王》
韓國 Secret Sunshine,《密陽》,戛納電影節(jié)影后
黎巴嫩 Caramel,《焦糖》
盧森堡 Little Secrets,《小秘密》
馬其頓 Shadows,《陰影》
墨西哥 Silent Light,《沉默的陽光》,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特別獎
荷蘭 Duska,《杜斯卡》
挪威 Gone with the Woman,《孔雀東南飛》
秘魯 Crossing a Shadow,《穿越陰影》
菲律賓 Donsol,《鯨鯊鎮(zhèn)》
波蘭 Katyn,《卡廷森林大屠殺》
葡萄牙 Belle Toujours,《永遠美麗》
波多黎各 Love Sickness,《相思病》
羅馬尼亞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四月三周兩天》,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
俄羅斯 12,《十二怒漢俄國版》,威尼斯電影節(jié)榮譽金獅獎
塞爾維亞 The Trap,《陷阱》
新加坡 881,《881》
斯洛伐克 Return of the Storks,《鸛回巢》
斯洛文尼亞 Short Circuits,《誤解》
西班牙 The Orphanage,《孤兒院》
瑞典 You, the Living,《你們,活著的人們》
瑞士 Late Bloomers,《大器晚成》
中國臺灣 Island Etude,《練習(xí)曲》
泰國 King of Fire,《火焰之王》
土耳其 A Man's Fear of God,《一個人對神的恐懼》
烏拉圭 The Pope's Toilet,《主教的廁所》
委內(nèi)瑞拉 Postcards from Leningrad,《來自列寧格勒的明信片》
越南 The White Silk Dress,《穿白綢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