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名查良鏞)日前在香港接受鳳凰衛(wèi)視皇牌節(jié)目《魯豫有約》節(jié)目主持人陳魯豫的訪問,細訴84年的人生經(jīng)歷。6月30日上午10:00,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播出。
金庸在節(jié)目中表示,自己在84歲的時候決定去英國劍橋大學讀博士,選讀的是東方學術研究專業(yè)。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一樣,他除了要應付論文,還要參加口試。唯一不同的是,他有一個特權:“因為劍橋大學和我住的地方很遠,坐的士要七、八鎊,差不多要港幣一百元,老師說這樣太貴,所以我每星期去上一次課,老師騎單車到我家里來教一次課。”
回憶往事,金庸說自己在中學和大學都被學校開除過。中學是在學校墻報上寫諷刺訓導主任的文章被開除了;大學的時候,因為念的是國民黨學校,大多數(shù)學生見到校長蔣介石要馬上起立、立正,腳還要?得有聲,而金庸就覺得象法西斯、希特勒一樣,學校認為他對蔣校長不尊敬,結果又被開除了。他笑言:“一個人一生被開除一次不容易,兩次就很難了!”
1948年,金庸結束了在內(nèi)地的生活到了香港,從此開始邁向他的輝煌。他將賣小說、賣稿費及版稅的錢全部投進了辦報紙?,F(xiàn)在回想起來,之所以要這樣做、敢這樣做,是因為:“我自己有信心!”
金庸的作品家喻戶曉,連鄧小平也是他的讀者,1981年在人民大會堂金庸與鄧小平見面。回憶這位已故中國領導人,金庸充滿尊敬 ,他說:“他(鄧小平)很直爽,我覺得很好,但他有些話我不同意,我也不講了……”
對于中英商談香港主權回歸之時,戴卓爾夫人專門到香港看他,金庸直言:“她希望我支持英國人,可我主張香港應該歸還中國,…她跟我沒什么好談的…大家意見不合就不談了?!?/FONT>
對于自己的婚姻、感情、家庭生活絕口不提的金庸,此次也破例開腔,他形容自己是一個不守規(guī)矩,不守紀律和自由散漫的人。他說:“我結過三次婚,…也不是很守規(guī)矩的人。第一次太太離開我,離婚了。第二次我對不起太太,我跟她離婚了?,F(xiàn)任太太是第三個太太了?!彼φf:“我現(xiàn)在不夠浪漫了,…太太生日我走紙花給她…紙花又不會壞,又便宜…”對于子女的教育,金庸有自己的方式:“完全不管,他天生好就是好的,天生不好就是不好的…”
展望未來的十年,金庸已經(jīng)做好了規(guī)劃,他說:“我想寫一本中國歷史,我自己的想法還是跟馬克思講的、跟毛主席講的有點不同…寫起碼需要五年時間,博士讀完之后寫…”
鳳凰衛(wèi)視皇牌節(jié)目《魯豫有約》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移師香港拍攝特輯,訪問多位各行各業(yè)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政界的范徐麗泰、演藝界的鄭秀文和肥姐沈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