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最古老的《古蘭經》落戶中華回鄉(xiāng)文化園,回族博物館終于有了“鎮(zhèn)館之寶”
近日,西吉縣興隆鎮(zhèn)清真南大寺的阿訇關清錄來到中華回鄉(xiāng)文化園,將自家祖輩數代珍藏的牛皮封面描金《古蘭經》捐贈給了回族博物館,據專家介紹這是寧夏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本《古蘭經》。阿訇關清錄今年38歲,他介紹此本《古蘭經》是家里祖?zhèn)髦?,傳到他已經是?代了?!豆盘m經》每一頁上的標點符號和圖畫都是貼金的,而且是用線一根根穿起來的,制做工藝十分精美。他覺得自己現(xiàn)在沒有條件來保存這本古老精美的《古蘭經》,因此有了捐贈的念頭。今年3月份,關清錄來到位于永寧縣的中華回鄉(xiāng)文化園,對這里的館藏條件及設施非常滿意,因此決定將《古蘭經》捐贈給回族博物館。記者看到這本《古蘭經》為手抄本,由于年代久遠,已經不能用手進行翻閱?;刈宀┪镳^館長雷潤澤介紹,初步斷定這本《古蘭經》是明代時期的物品,寧夏歷史上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如此珍貴的《古蘭經》,對研究寧夏回族的歷史有很大的意義。目前中國收藏《古蘭經》珍繕本之最為青海循化街子清真寺珍藏的元代時期的一部《古蘭經》、北京東四清真寺珍藏的《古蘭經》、甘肅省博物館的《古蘭經》,而此次捐贈的《古蘭經》在歷史價值、科學研究價值、藝術價值等方面完全可以與上述三本《古蘭經》相媲美。關清錄的行為,對發(fā)掘、搶救、保護國家文化遺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雷館長激動地稱此本《古蘭經》為回族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據悉,回族博物館在近期將把此本《古蘭經》送到國家文物部門,請專家進行“會診”,同時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保護后,設置專門的展廳與觀眾見面。